2010年02月03日 07:23 来源: 中国广播网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还蒙在鼓里的阿宝,当天就接到了电视台编导的电话:“某先生啊,你来上我们的节目吧。”一听要上镜,阿宝断然拒绝,但编导不死心,隔三差五地来电:“你还是来吧,我们手头优秀的女孩子真的很多啊。”“你这样的条件,女孩子随你挑啊。”一通接一通的电话,催得阿宝愈发飘飘然,对他那套“小10岁”的理论也愈发坚定。
“年薪10万了不起啊,别说他是个男人,我身边收入比他高的女人都一大把。”虽然周围不少女性都对阿宝嗤之以鼻,但这并不妨碍来说媒的三姑六婆,在他家门口排起了队。
“群体恐慌”带来的恶性循环
“今年过年,如果你再不带男朋友回家,就不用回温州了。我跟你爸到杭州来过年,亲戚朋友问起你的事,我们丢不起这个脸。”挂掉电话,杉杉倒吸了一口冷气,当她的个人问题,上升到家庭、甚至家族问题的高度时,再强大的自信心也被摧垮了。
研究生毕业,在职公务员,长相出众,家境优越,以上这些条件加在一起,让杉杉在3年前刚毕业时,还是相当抢手的。当时可供挑选的“资源”,丰富到可以由老爸老妈先过滤一遍,然后再由她挑选都绰绰有余。但现在,28岁的杉杉已经被划入“剩女”的行列。
“女人们越恐慌,男人们就越有优越感,男人越有优越感,就越想找年轻的女人。然后,那些本不属于‘剩女’的小姑娘们也开始恐慌了,由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现在,连90后都来凑热闹了,70后、80后们想要找个好男人,难度就更大了。”杉杉自我调侃说,虽然这几年她一直在降低要求,但降低要求的速度,远远赶不上自身贬值的速度。
相关链接:
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
爱股热帖
实盘直播
焦点新闻
图说财经